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中暑什麽症狀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中暑什麽症狀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暑的症狀有哪些
中暑起病急驟,大多數患者有頭暈、眼花、頭痛、惡心、胸悶、煩躁等前驅症狀。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現特點,中暑一般可分為三類: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現為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四肢無力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37.5℃,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其次是輕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狀,同時通常表現為體溫在38.5℃以上,有麵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等現象,並有呼吸及循環衰竭的早期症狀,如麵色蒼白、惡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和脈搏細弱而快等。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後,一般4~5小時內可恢複正常;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數患者是在高溫環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頭痛、麻木與刺痛、眩暈、不安或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肢體不隨意運動等,皮膚出汗停止、幹燥、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
中暑都有什麽症狀?
1、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下出現大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體溫不超過38℃。
2、輕度中暑:上述症狀加重,體溫在38℃以上,麵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及循環衰竭的症狀及體征。
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熱: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散熱困難,體內積熱過多所致。開始有先兆中暑症狀,以後出現頭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麵色潮紅,皮膚幹熱。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體溫在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於大量出汗發生水及鹽類丟失引起血容量不足。臨床表現為麵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降低,呼吸快而淺,神誌不清,腋溫低,肛溫在38.5℃左右。
(3)中暑痙攣:大量出汗後隻飲入大量的水,而未補充食鹽,血鈉及氯降低,血鉀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痙攣及疼痛,體溫正常。
(4)日射病:因過強陽光照射頭部,大量紫外線進入顱內,引起顱內溫度升高(可達41~42℃),出現腦及腦膜水腫、充血。故發生劇烈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嚴重者發生抽搐昏迷。體溫可輕度升高。上述情況有時可合並出現。
中暑有哪些症狀?
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誌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中暑症狀有哪些呢?
在中暑的時候也有輕重不同的臨床表現,高溫環境下,人們首先可以出現“先兆中暑”,表現為多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動作不協調等。這時如果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複。如果上述症狀加重,患者的體溫升高到38℃以上,麵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有可能是輕度中暑,需要及時處理,並休息幾個小時。重度中暑時,大多數患者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頭痛、麻木、眩暈、不安或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肢體不能隨意運動等,皮膚出汗停止、幹燥、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