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是什麽意思_關於親子閱讀的美篇是什麽意思

2025-07-05 05:18:43  阅读 7 views 次 评论 96 条
摘要:

EMO,FYP,集美,6饃,修狗,噠咩,絕絕子,yyds,蚌埠住了,栓Q,破防,瑞思拜,奪筍,夾子,我不李姐,鈍角,九漏魚,大冤種,蕪湖,芭比Q了......以上這些名詞,你知道哪幾個的意思?大多數時

EMO,FYP,集美,6饃 ,修狗,噠咩,絕絕子,yyds,蚌埠住了 ,栓Q,破防,瑞思拜,奪筍,夾子,我不李姐,鈍角,九漏魚,大冤種,蕪湖,芭比Q了......

美篇是什麽意思_關於親子閱讀的美篇是什麽意思

以上這些名詞,你知道哪幾個的意思?

大多數時候,我們懷抱好奇打開大多數社交媒體,內容社區,發現那不是自己的世界。

不想懂,也不必懂。

於是,默默地離開。

在過去的很多年裏,互聯網的世界裏沒有一種屬於不惑後(年齡在四十以上的人群)的聲音,更不存在貼合於不惑後語境的內容社區氛圍。

“剪紙?不感興趣!”

“拍鳥?那有意思嗎?”

“書法?畢業後就沒拿過筆了!”

這一代人的興趣和喜好似乎成了互聯網裏的上古文明,逐漸消逝,成為不被追憶的往事。

01.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也有不同的興趣取向,社群群體特征背後承載著一個時代群體的集體記憶。

改開四十多年來,不惑後群體見證了時代崛起背後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他們的語言,他們的興趣,他們對待人生和世界的態度,形成一個民族或國家的肌理,社會發展的體征。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1979年,一批20左右的大學生喊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口號。80年代初,這句話傳遍了全國,得到那個時代的廣泛共鳴。

“理解萬歲”

1985年,22歲高級軍官劉勇在給大學生題字時,寫下了“理解萬歲”四個字,自此,“理解萬歲”由此在全國傳播,成為時代之音。

“五講四美三熱愛”“婦女能頂半邊天”......

不惑後群體曾經發出過時代的最強音,激勵了無數心懷熱血的年輕人,但是如今,在大多數內容社區中,他們不再是主流,被漠視,被當做不存在。

那個他們能發言的時代消失了,那些傳播他們聲音的渠道消失了,他們獨特的話語方式消失了。

02.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德勒曾在書中提過一個概念,叫共同體。

我們一輩子會進入各種各樣的共同體,降生於父母的家庭,長大後進入學校,進入單位,和愛人組建新的家庭,參與大小團體,成為社會、國家的中堅分子,最後與人類,與世界,與宇宙相連。

人際關係的終點是“共同體感覺”。

我們最終尋求的是一種”把他人看成朋友,並在其中能夠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的感覺。在如此多的共同體中,隻有我們找到自己的同類,發揮我們的作用時,我們將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們在一個共同體裏麵不能感受到歸屬感,那我們便不是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共同體。

過去六年多的時間裏,無數美友進入美篇的世界,通過記錄日常,分享生活,用自己年代的話語,重構了一個消失年代的社區氛圍,旅行、攝影、詩歌、運動、書法、繪畫、歌唱.......26個垂類,兩千多個話題,美篇通過興趣將在互聯網中沉默的,消失的不惑後連接起來,在這裏,他們找到了他們曾經熟悉的時光。

這裏是屬於兩億美友的共同體。

美友們之間不可能一一相識,但一個人的自我表達可以像一個原點一樣,撬動一條擁有共同興趣,類似生活背景的人,最後,彼此相連,織起一張會呼吸的網。

基於這一代人的相同的集體回憶,類似的語言表達,友善的內容和互動成為了美篇的主流,我們也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社區氛圍。

他們的文字表達充滿雋永詩意,發表的圖片充滿返璞歸真的自然氣息,沒有刻意的抖機靈,沒有浮躁的攻擊。

每一位美友,都自發地維護這個社區的優雅和善意。

“美極了”,“為你點讚”,“敬佩”,“欣賞”,“好文筆”,“賞心悅目”,“漂亮”,“精彩極了”,“謝謝老師”等充滿激勵人心的詞匯,高頻率地出現在我們大部分內容評論區。

同時,我們美友們發展出了自己的表情哲學——鼓勵三連發!

在我們的內容評論區,每一位美友在評論過後,習慣地加上三個拇指,三朵鮮花,三束禮花,三個笑臉,三個雙手合十。

ps.有時候是N連哦!

都德的名篇《最後一課》中,曾有這麽一句話——

“保住了自己的語言,就如同掌握了打開自己牢房的鑰匙。”

將這一句話置於社會群體,便是,隻有我們維護了自己的語言方式時,我們才不會被禁錮,被消失。

在美篇,無數美友從他人的記錄中,發現美,讚頌美,更從這些記錄中感受到自己時代的召喚。

他們保全了自己的語言,重新開創了屬於這輩人的世界。

03.

在美友們獨特的話語風格之下,是一群擁有相似曆史背景,相同興趣愛好的人群。

他們基於自我表達所發表的文字、圖片、小視頻,就像一粒小火種,點燃同輩人的興趣和愛好。

上一周,我們給大家介紹了去過南極和珠峰的美友李春英。

退休後,她開始熱愛上旅行。

在一次吳哥之旅後,查詢了關於當地的大量資料,並在美篇上集結成一個“吳哥窟”係列遊記圖文。

一位愛好旅行攝影82歲的老先生“生在黃浦江”,看到遊記後很受啟發。高齡的他不顧旅行團的勸阻,堅持想要完成一場吳哥之旅。

2017年4月初,老先生完成去吳哥的心願,回來後還寫了很詳細的遊記《癡翁探秘訪吳哥》,發表在美篇。

此後,老先生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旅行,發表遊記中,找到了人生後半段的樂趣和意義。

圖源:美友@生在黃浦江

這輩人獨特的表達方式,充滿善意的互動,相互滲透的興趣圈子,如同春風雨露一樣滋養著這一片原野,於是,我們有了獨一無二的社區氛圍。

也許,過去時代的話語已然消失在風中,但在美篇,我們美友們創造出了新時代的新聲音。

我懂你,因為我們說著同一種語言。

我相信你,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記憶。

我關注你,因為我們被同樣的興趣相連。

就這樣,不惑後找回了自己的時代。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地址:http://www.xhslg.com/V4rttv/4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對答如流網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