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於見專欄
2007年,我國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生命科學前沿學術研討會上曾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而華人生物學家將在其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國生物科技日臻成熟,尤其在醫療領域大放光芒。
很多醫藥公司在“生物技術”的加持下備受資本市場寵愛。近期由著名旅美生物學家舒曉正博士創立的百瑞吉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瑞吉)正式向北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向A股發起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0月24日百瑞吉剛剛在新三板掛牌。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百瑞吉就轉戰北交所,這一舉動也引起了投資者的極大關注。那麽作為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百瑞吉能否如願以償再次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嗎?
01
產業單一的小而美
2006年,在美國猶他大學擔任研究教職的舒曉正歸國後組建創業團隊,2008年4月百瑞吉正式成立,主要生產新型生物醫用材料,用於鼻腔、盆腹腔、宮腔等術後修複領域。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百瑞吉不僅榮獲了多輪融資,也成了國內組織修複和再生領域的佼佼者。目前其產品已經進入國內2100家醫院,其中不乏北京協和、複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華西第二醫院等多家知名三甲醫院。
隨著產品進入院線市場,百瑞吉的業績穩步攀升。2021—2023年營收分別為1.2億元、1.51億元和1.98億元,淨利潤從1552萬元增長至5008萬元。
2024年前三季度,百瑞吉依舊保持著穩定的增長,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12.55%和9%。單看業績表現,和A股上市的醫藥公司相比,百瑞吉似乎有些平淡無奇。
不過生物製藥企業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毛利率奇高。2021—2023年,百瑞吉的毛利率均在80%以上,堪比高端白酒行業。強勁的盈利能力自然會讓資本市場高看一眼。隻是“小而美”的百瑞吉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產品結構單一,而且“偏科”明顯。

目前其核心產品為防粘連醫療器械,也就是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2021—2023年該類別產品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8.33%、80.13%和76.26%。其中宮腔領域產品又撐起了該項業務的“大半邊天”。
換言之,百瑞吉的業績驅動隻靠宮腔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這一類產品。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3年百瑞吉宮腔用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的手術份額為38.35%,位居國內第一。賽克賽斯和分別以8.09%、6.69%的手術份額位居二三名。
在宮腔領域,百瑞吉優勢非常明顯。畢竟旗下的宮安康是國內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獲得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凝膠產品。但是在盆腹腔領域百瑞吉就差點意思了。在招股書中,百瑞吉明確表示由於公司腹腔產品處於市場推廣期,手術份額占比較低。
與此同時,在鼻腔領域百瑞吉雖然以31.83%的手術份額位居第一,但是和浦易生物、賽克賽斯的差距並不大,三者成鼎足之勢。況且鼻腔產品2021—2023年的收入規模都尚未突破千萬元大關。
為何百瑞吉隻在宮腔市場開花結果呢?其實原因很簡單,術後防粘連器械材料品類很多,凝膠產品隻是其中一種。例如目前在盆腹腔領域,防粘連器械主要以隔膜材料為主。那麽隻專注術後防粘連賽道,會讓百瑞吉一路高歌猛進嗎?答案或許並不樂觀。
02
變局之下,機會與挑戰並存
擴產增能是大多數企業謀求上市的主要目的,百瑞吉也是如此。此次IPO百瑞吉計劃擬募集資金3.5億元,其中2.99億元用於可吸收可降解生物醫用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剩餘5000萬元用於建設研發中心。
擴大產能的背後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現有工廠設備產能不足;二是戰略性擴產,為跑馬圈地做準備。那麽百瑞吉屬於哪一種呢?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可以窺探一番。
2021—2022年,百吉瑞醫療器械產能利用率均在72%左右,2023年這一數據激增至96.13%。可以理解為隨著業務量的增長,目前其產能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對於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百瑞吉給出的解釋也是因為隨著手術量的不斷提升,宮腔、盆腹腔等臨床領域對術後防粘連生物材料需求將會迅速擴增。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3年國內宮腔、盆腹腔及鼻腔手術量合計約3880萬台,預計2027年會達到5723萬台,防粘連材料市場規模會增至93.13億元。

可以預見,隨著市場擴容百瑞吉業績會再上一層樓。不過值得擔憂的是,在醫藥行業以及社會環境變局之下,百瑞吉也麵臨著眾多挑戰。
首先,眾所周知近些年醫藥改革動作不斷,藥企們在醫改大潮中都在承壓前行。百瑞吉所在的醫療器械行業受兩票製影響較小,不過集采或許對其未來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一旦產品納入集采,雖然會讓銷量激增,但相應的毛利率也會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百瑞吉的防粘連產品已經被河南省納入集采範圍,這或許是其擴產增能的另一重原因。
其次,患者人群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藥品的銷量。百瑞吉的核心產品宮安康主要用於婦科宮腔粘連疾病,保護女性術後生育能力。宮腔粘連作為常見的宮腔疾病,每年患者有300萬人左右,這也給百瑞吉創造了成長沃土。
不過能否進一步壯大,還要看患病人數的增量空間。目前宮腔粘連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大多數宮腔粘連疾病是由人工流產手術引起。
也就是說,人工流產數量會間接影響百瑞吉的產品銷量。據數據顯示,近5年來國內公立醫院人工流產總數一直徘徊在960萬左右,並無太大變化。盡管宮腔手術量在穩步增長,但2018—2023年的複合增長率隻有3.6%。
事實上,百瑞吉產品雖好,但行業屬於小眾賽道,市場規模並不大。參照同類型企業,賽克賽斯、的營收至今都沒有突破5億元。所以想要擺脫小而美,百瑞吉就必須另謀他法。
03
藥妝之路,困難大於想象
2021年百瑞吉發布自主護膚品牌VITREGEN,主攻敏感肌修複領域。由醫療器械轉入化妝品賽道,不難理解為百瑞吉想要發展出一條第二曲線。
近些年挺進美妝日化賽道是很多製藥公司的一致選擇。例如、、等老牌藥企都推出了美妝產品,、、巨子生物等知名生物科技公司也都在大力布局護膚產業。
在競爭慘烈的化妝品市場,為什麽藥企都在搶灘?當然是化妝品市場的潛力無邊。據《2023年中國化妝品年鑒》數據顯示,僅護膚品市場規模就高達2804億元。
這個市場是百瑞吉所在的術後防粘連生物材料的70多倍。哪怕隻是喝一口湯,或許就不比主業差。2021年百瑞吉護膚品收入951.5萬元,而2023年就已經達到了4409.46萬元。
短短兩年時間營收占比從7.92%增長至22.25%,增速遠超其盆腹腔、鼻腔醫療器械產品。那麽百瑞吉會在護膚品市場闖出一番天地嗎?隻能說困難大於想象。

從發展路線來看,百瑞吉護膚產品側重於修護舒緩、抗衰老,麵向敏感肌人群。據艾媒谘詢數據,2024年中國敏感肌護膚品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00億元,並且未來5年還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在敏感肌賽道,百瑞吉的優勢非常突出,畢竟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具有消炎抗氧化、修複損傷、鎖水保濕的功能,本身就是玻尿酸的一種。依靠在醫用領域的技術積累,百瑞吉的護膚產品自然要靠譜很多。
不過在這條新賽道上,百瑞吉的短板也很明顯。和薇諾娜、溪木源、歐萊雅、理膚泉等品牌相比,VITREGEN還不具備足夠的知名度。
實際上,“醫轉美”是很多藥企的難題。雖然在研發和生產上,醫藥和美妝有很多共通之處,但在銷售渠道、品牌營銷上還是有著本質不同。
想要讓化妝品牌快速出圈,最直接的辦法無非就是“砸錢”。從VITREGEN創立之初,百瑞吉就通過抖音、小紅書等平台進行營銷宣傳,當然代價就是銷售費用的激增。
2023年其線上推廣服務費為2578.12萬元,相比2021年增加了1340.58萬元。盡管護膚品收入實現了翻倍增長,但相應的也在拉低百瑞吉的盈利能力。
據招股書數據,2021-2024上半年護膚品業務已經累計虧損4555萬元。顯然護膚品這塊試驗田剛剛開花還沒結果,百瑞吉的跨界之旅能否成功還尚且未知。
04
結語
生物製藥被譽為朝陽產業中的黃金賽道,百瑞吉在宮腔修複領域的實力和地位毋庸置疑。雖然術後防粘連材料市場規模在穩步增長,但從行業來講畢竟還是個小眾賽道,這也限製了百瑞吉的發展空間。
當然在盆腹腔、鼻腔術後防粘連領域還有挖掘空間。不過開拓市場,必須有產品的支撐,百瑞吉在產品內容上還過於單薄。至於在護膚品賽道,百瑞吉還需進一步完善渠道建設,提升營銷能力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